产品定义,既是工业设计,也是商业决策。如何判断一款汽车是否“成功”?盈利能力被视为一项重要指标。这并非是唯利是图的资本惯性,它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恰到好处的功能配置组合,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与成本投入等等。良好的盈利所倚仗的,正是清晰的产品定义,其关键在于明确车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都是产品定义的优良范本,这在市场内卷的时代尤为明显。面对友商的爆款设计与配置竞赛,一些车型盲目跟进,尽管在短期内刺激了销量增长,却因陷入同质化乱斗而动摇长期发展的根基,最终在喧嚣过后销声匿迹。另一些车型,则恪守产品定义,新技术只是产品迭代的方式,以确保它们在不同时代都是人们心目中“应该有的样子”。产品定义如同一条线,勾勒出一款车的形象,为车辆在外界波动中设立相对稳定的基准,并由此在市场中划出一方天地。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却又相对小众的车型品类,越野车要如何做好产品定义? 2025年9月28日,由212越野车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汽车科技大讲堂·硬派越野巡回课”走进同济大学,将这一话题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了深入探讨。
越野车的产品定义:时代赋予的可能性
纵观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越野车型,不难发现它们身上的时代特征,其中就包括市场需求、消费者审美、经济环境、技术水平,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产品定义。彼时的应势而生,便演变成了如今越野车的独特风格。中国知名汽车行业产品培训与战略咨询专家-欧杨先生分享了越野车历史上产品定义的几个典型时代。
例如二战后,百废待兴、物资匮乏的年代,市场用车首先考虑的是低成本。因此,某越野品牌对首款车型的产品定义就是一台成本低、可靠性强,同时满足农用机具使用需求的车。如此一来,易于流水线生产的简单方形结构、战后余量充足的坦克绿色车漆、适应农耕条件的高离地间隙、以及替代紧缺的钢材改选用铝合金,等等一系列标志性设计的诞生都变得顺理成章。
再如七八十年代欧美经济上行期,民众生活日渐富足,对于车辆的性能、舒适性、豪华感有了更多的需求。这便促使某越野品牌开发出一个新的产品定义,即豪华SUV。在继承越野几何的基础上,适当妥协通过性,将车身逐渐做大,以实现更充沛的坐乘空间;盘式刹车、横式四驱系统、电子ABS、空气悬挂等革新技术纷纷开始引入车内,以提升行驶品质;真皮内饰、双区空调等舒适性配置也在后期逐步采用。全新的细分市场就此打开。
而当前,中国民族文化自信与汽车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212越野车承袭这一国民越野的基因,并依托魏桥集团在轻量化材料上的资源优势,要走的是一条中国硬派越野传承创新之路。魏桥汽车科技集团乘用车事业部用户研究部部长兼二一二产品规划部长-李中全用即将正式发布的212 T01高地版,展示了越野车产品定义在这个时代的可能性。
212 T01高地版是基于T01车型打造的官方改装车,其车型由用户参与共创共同定义。概念车在22届广州车展上一经亮相,便凭借极具复古情怀的造型设计,收获了热烈的反响。用户高涨的改装需求与近年来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是这一改装车型得以推动的时代背景。而之所以采用用户共创的官改形式,一是避免用户后改常见的违规风险,厂家也在量产前有多达366项、累计超100万公里严苛的测试确保可靠性;二是经调研发现,T01核心用户的改装诉求在于情绪提升,此车型由用户充分表达诉求,再由设计师进行诠释,以确保个性化创新与“方盒子”家族特征的平衡。
“方盒子”的越野审美:时代在变,风格永存
“方盒子”设计为何能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设计方向负责人及博士生导师-李彦龙教授用汽车的三次变革,生动诠释了“方盒子“在时代洪流中的三次华丽转身。第一次,从奢侈品转向日常消费,方盒结构因足够简单、足够可靠、成本可控,得以在市场普及;第二次,从军用转向民用,方盒子原是功能导向型设计,短小精悍且轻量化,后作为设计风格被延续到民用车上;第三次,从工具转向情绪,当汽车不再只是工具,被赋予美学表达的诉求,方盒子造型可以是越野、军旅、科幻等多种审美视角的延伸。
对于当代212越野车“方盒子”造型的成功,李彦龙教授认为绝非偶然。首先在功能上,“方盒子”满足了实用价值,硬派越野需要空间大且利用率高,车身随时为改装做好准备;其次在个性表达上,“方盒子”承载着复兴的责任,代表了特定的风格和生活态度;再是情绪价值,它不见得真的要去越野,也可以是一种越野感,在当前的社会压力下也是一种情绪释放的渠道。
在产品定义中,偏感性的设计定义因为缺少量化的指标,在投入市场销售之前是很难判断结果的。这时,定义的清晰往往比可验证性更加重要。例如,低风阻的流线型设计与硬朗的方盒子设计,都经过了市场的验证,但属于两种不同的定义流派,不能混淆。李彦龙教授用市场上的反面教材敲响警钟:“卷是怎么造成的?其实就是定义不够清晰,因为盲目,所以被裹挟着走。”
对此,212高地版的改装做出了良好示范。外观方面,传承“一拱、二圆、三横”的家族设计并辅以进气格栅点缀,保持硬朗轮廓的前提下整体放大车身尺寸、基于稳重的“塔式”车身融入后脸的全新点缀。内饰方面,高地版延续结构主义兼极强功能的设计方案不变,在材质和颜色上加入复古风格,其设计毫不违和。
结语
复兴并不等于复刻。212越野车所做的并不是还原60年代的越野情怀,而是复兴中国越野车文化。这条复兴之路正在持续的探索、创新中,朝着新的时代走去。而面对接踵而至的市场浪潮,无论是智能化还是新的审美趋势下,212认为品牌的核心在于保持吸引力。一方面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跟进时代步伐,让更多人参与到品牌的体验和传承中;更重要的是,坚守品牌的特质,做好品牌的长版,这需要在一味的趋同中学会说不,才能打造品牌独一无二的魅力,讲出属于212自己的故事。